撿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的良好品德和崇高的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 2012年2月11日晚上9:50,中國建設銀行長沙疏嶺支行的一名保安員熊進在服務臺發現包裹著橙色塑料袋的東西。 交完后,他通過銀行職員發現是2萬元現金。 努力尋找劉先生的所有者。 劉先生對熊瑾及其工作人員表示感謝,說這是他聾啞的侄子呆了一年半的辛苦錢。
進入衛生設施后,熊進在9:55開始檢查銀行。 當他走向大廳的服務臺時,他發現了一個橙色的塑料袋,可以看到里面的錢。 他沒有打開塑料袋,而是直接將其交給了銀行的工作人員。 為了避免帶頭,兩名工作人員安全地保存了錢款,沒有在大廳將其收取。 相反,他們立即去監控室觀看視頻。 為了確保沒有問題,銀行安排了兩名工作人員檢查現金。
“支票一共是2萬元,錢有點皺,我們推測應該是硬錢。” 負責庫存量的工作人員說。 然后,通過監視發現,當一個人在服務臺填寫表格時,錢被遺漏了。 銀行工作人員反復檢查并取回了監控錄像,發現業主劉先生歸還了錢。 劉先生拿出錢,要感謝熊金,熊金拒絕了熊金。
熊進同志的金幣收藏行為充分反映了我公司保安人員的崇高道德觀和精神觀。 它顯示了我們公司的高尚品質和良好的社會道德,這是我們公司培養文明習慣的典型結果。 事發后,《瀟湘晨報》對此進行了報道和表揚。